亲爱的家长朋友:
您好!
新型冠状病毒的入侵 牵动着各界人士的心。为全面做好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遏制疫情传播和扩散。
什么是新冠肺炎?这种病毒为什么会流行?
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此次引起流行的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β属),WHO命名为2019-nCoV,由于人群缺少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力,所以引起疾病的流行。
👉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途径。
👉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容易造成人际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聚集性疫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新冠肺炎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时存在流行的风险。
👉为什么要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
根据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特点,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为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十分必要,这是一种对公众健康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此次新冠肺炎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将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期定为14天,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
👉新冠肺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如何识别、判断及就医选择?
新冠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 (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高危地区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高危地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就医时注意事项:
(1)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
(2)前往医院的路上,及就医全程应该佩戴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
(4)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
(6)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1)冠状病毒以飞沫传播为主,正确佩戴口罩;
(2)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不要用手直接遮挡;
(3)正确、及时洗手;
(4)提高免疫力,尽量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5)不要食用野生动物及已患病的动物和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早睡早起、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按照七步洗手法,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使用马桶后,请合上马桶盖后再进行冲水。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6)房间通风换气;如有疑似患者,居住过的环境一定要进行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可用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消毒液,氯仿等脂溶剂进行消毒。
👉在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必须去应戴口罩;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防止病菌传播。
👉在医院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1)去医院看病、探望病人时,尤其是去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呼吸科就诊时应该戴上口罩。
(2)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3)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